要想理解為什么抵押車不能過戶,先得搞清楚它的產權關系。通俗來講:
普通車輛交易:買賣雙方簽訂正規合同,車輛過戶到買方名下,形成“車輛所有權變更”;
抵押車交易:買方實際上買的是車輛的使用權+債權轉讓,車輛的登記所有權依然在原車主名下,而非買方。
這背后的核心邏輯是,抵押車是一種基于債權轉讓的車輛流通模式,而不是以所有權變更為前提的傳統二手車交易。因為車輛仍處于抵押狀態,原車主與金融機構之間的債務尚未解除,故車管所不予辦理過戶手續。
抵押車“變成過戶車”真的有辦法嗎?
很多買家關心:“如果我買了抵押車,未來有沒有辦法把它變成可以過戶的車?”實話實說:目前政策框架下,幾乎沒有可行性。除非滿足以下全部條件:
原車主主動配合;
原金融機構出具結清證明;
抵押解除;
原車主愿意親自到場配合過戶;
而現實中,上述條件幾乎不可能同時具備,因為多數抵押車源來自債務糾紛、逾期違約等背景,原車主無法進行車輛解押。所以,妄圖把抵押車“轉正”為過戶車,大概率為0。
不能過戶,那買抵押車有意義嗎?
答案是:有意義,前提是你清楚它的本質,并接受這種交易邏輯。價格優勢明顯一般比同年款二手車便宜30%-50%,可正常上路使用。
與其執著“能不能過戶”,不如理性看待“是否能放心用”。只要平臺正規、手續齊全、車況真實,一臺無法過戶但能正常使用的好車,同樣能帶來出行便利和實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