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合資車企在中國市場面臨的情況非常明顯。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迅猛發展,合資品牌的市場份額已經降至50%以下。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今年9月,在廠商批發銷量排行榜的前十位中,只有四家是合資車企,而在銷量前五名中,合資車企只占一個位置。
大眾、豐田、本田等大型汽車制造商在面臨新能源和價格戰時,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而二三線品牌則面臨更加困難的情況。他們都在努力尋找在中國市場上的出路。
大眾可能是所有合資車企中轉型速度更快、態度更堅決的一家。這是因為德國制造商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遠高于日本、韓國和美國等品牌。中國市場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所以不管面對中國的新能源產品還是價格戰,大眾都選擇堅決面對。
這種堅決面對帶來了巨大的代價,但也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以上汽大眾為例,優惠后的ID.3連續三個月的銷量都突破了1萬輛,帶動了ID.4 X和ID.6 X的銷量增長。至少在12-14萬元的價格區間,大眾的新能源車穩定了銷售,接下來就看如何進一步加強品牌。奔馳和寶馬作為德系品牌也是采取了類似的策略。
豐田也選擇了堅決面對產品,但他們沒有德系那種破釜沉舟的勇氣。在技術選擇上,豐田有自己的戰略考慮,這導致他們在轉型方面猶豫不決,而且品牌自信讓他們忽視了自己在新能源賽道上的落后。bZ4x和bZ3在市場上的表現讓豐田感到意外,但他們并沒有放棄堅決面對。bZ3轉向網約車市場后銷量有所提升,這算是一些安慰。豐田計劃整合國內的三家合資公司的研發體系,推出新產品來守住市場份額,在2025年之前推出固態電池和一體化壓鑄等“殺手锏”技術以扭轉局勢。
另一個默默努力堅決面對的是上汽通用。就平臺而言,奧特能平臺在新能源領域并不遜色于其他國內新能源平臺,美系品牌在軟件上的體驗甚至優于德系和日系品牌。至于產品線,目前中低端有別克E系列,高端有凱迪拉克銳歌LYRIQ銳歌,相比日系的新能源產品,上汽通用的產品更加成熟,可惜市場份額較低。然而,目前看來,上汽通用仍然會堅持堅決面對的路線。
一線合資車企由于擁有足夠的財力支持,可以選擇繼續堅決面對,但實力較弱的合資車企發現產品路線不再可行時,已經開始尋找其他的出路,即尋求中方技術的支持。
例如,東風正在與日產合作使用東風的量子智能電動架構。而東風本田在換帥之后發布了全新的新能源品牌靈悉,這也很可能是得到了東風的支持。對于神龍汽車來說,作為品牌已經式微并在自救中的公司,他們想要轉型新能源產業只能依靠中方的支持。根據計劃,神龍明年將推出首款新能源車型,考慮到法系品牌目前的低迷情況,新車型很可能以全新品牌形象發布,并以東風的技術為核心。
對于那些產品無法承受、實力又不夠強的車企來說,他們只能選擇收縮業務。比如福特在中國市場虧損嚴重,將于2022年收縮業務。福特在電動車領域表現平平,遭受了嚴重虧損。福特決定將電馬并入長安福特渠道,并與長安汽車成立新的合資公司,新公司將負責主流品牌新能源車的供應業務以及長安福特已投資車型的分銷業務。這意味著福特在華業務的收縮,并且未來將逐漸轉移給長安汽車的經營。
韓系品牌以現代和起亞為代表,在海外的新能源市場表現強勁,但在中國市場由于品牌弱勢和產品表現不佳,也只能[1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