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高速公路上行駛需遵守更高限速和更低限速,即120km/h和60km/h。超速會帶來不安全因素,低速則增加風險。只有在規定范圍內保持車速,才能確保安全出行。由于私家車普及,高速路上的車流量不斷增加。為了駕駛安全,大多數車主都會按規定速度行駛。
然而,不同司機有不同的開車習慣。有些人上高速時喜歡超速行駛,而有些人害怕被罰款,會保持100km/h的速度。雖然超速能節省時間,但安全更為重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適當提高車速可以增加道路通行效率,但不能超速行駛。
然而,高速路上常發生一種現象,即保持更高限速行駛卻常被超車。這些人是不擔心處罰嗎?高速路的限速是120km/h,為何常有人開到130甚至是140?有資深司機掌握了一些竅門。
當前,高速路上的測速抓拍非常嚴格,超速一經抓到就會罰款和扣分。高速路上的超速處罰標準與普通道路不同。根據新的交規,超速20%以下不扣分,罰款20-200元;超速20%以上但不到50%,罰款20元以上200元以下,扣3分。超過規定時速的50%以上,罰款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扣6分;若超速達到100%以上,駕駛證會被一次性扣12分,罰款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并吊銷駕駛證。
從相關處罰標準可知,高速路上超速行駛的代價和成本都很高。既然處罰這樣嚴格,為何仍有那么多人冒著風險超速呢?略加留意即可得出答案。
高速路上的測速抓拍雖嚴格,但不可能實現全覆蓋。要知道,電子監控設備的建設成本是高速公路修建成本的一部分。近年來,我國的高速公路普及增加,若要實現完全覆蓋和普及電子監控,需巨大資金和成本。
雖然高速路上有許多電子監控,但并非所有都用于測速。實際上,有些監控是用于抓拍違法的,有些監控用于監控通行流量,還有些是用于ETC計費監控。一般來說,高速路上的測速監控多設置在視線良好、容易超速的地方,或道路險峻的橋梁隧道路段,平均每幾公里設置一次測速點。一些司機能夠辨別出測速監控、違法抓拍監控和ETC計費監控,從而減少違法行為。
此外,大多數車主在高速上都會使用導航軟件,遇到測速點會提前減速。因此,常有人開到130km/h甚至是140km/h以上,這種情況非常普遍。雖然通過導航軟件和識別監控類型可以避免一些超速違法,但這種行為仍然十分危險。高速路限速的目的是為了安全,若大家都使用各種方法逃避處罰,超速行駛將變得越來越普遍,高速行駛的風險也會增加。[1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