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考慮過,如果你擁有一輛價值十幾萬的車,但每周只使用一次,是否算浪費?畢竟,每日使用車輛的人相比之下,每天的開銷要高得多。例如停車費,在一線城市,租一個車位平均需要300元一個月,一年就是3600元。在三四線城市,可能會更便宜,假設每月150元,一年也會達到1800元。綜合計算下來,我們以每年2500元為停車費。
此外,保養和保險是不可省去的,即便不頻繁使用車輛,仍需進行更基本的維護。油車的小保養大約需要500元左右,而電動車相對較便宜,可能只需更換濾芯、檢查線路,費用約為兩三百元。至于保險,至少需要購買交強險,價格為950元,商業險暫不計算。富有這樣計算,支出的金額似乎并不算很多。
然而,更大的隱形損失來自車輛的折舊。根據某車之家、某車地等平臺的數據,一輛價值10萬元的燃油車,三年后的保值率大約為60%,意味著每年平均貶值率約為13.3%,即一年會貶值1.33萬元。同價位的電動車三年后的保值率通常在50%左右,年平均貶值率達到16.6%,即一年會貶值1.66萬元。
假設一周只開一次車,每次只開15公里,這已經是很低的使用頻率了。那么,對于油車來說,保養、保險、折舊和停車費再加上油費,一年總開銷約為17,630元;而對于電動車來說,這還需要加上保養、保險、折舊和停車費再加上電費,總共需要花費20,446元。
如果選擇打車出行,以杭州滴滴快車為例,起步價是12.5元,超過3公里后,每公里收費1.96元。根據這樣的計算,選擇開油車的話,每年相當于多花了約15,000元,平均每天約42元;而選擇電動車的話,這個數字會增加到每年約18,000元,平均每天約50元。
然而,購買車輛的決定不能僅僅看成本,關鍵還需考慮個人需求。例如,在家鄉備有一輛私家車作為備用,遇到緊急情況時可立即使用,這種情況下,每天花費幾十元的成本是值得的。
還有人認為購買車輛是一種面子象征,就像購買手表一樣,盡管手機也能看時間,但很多人仍然喜歡佩戴手表。那么,什么樣的車輛才能被稱為“有面子”呢?是價格越高越有面子,還是外觀豪華更重要?為了面子而購買奔馳、寶馬、奧迪等豪車是否有必要?年收入達到多少才更適合購買這些級別的車呢?
靠譜抵押車市場車源較多,建議收藏或者下載APP,可以及時咨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