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能源車進入汽車工業舞臺時,我們看到了技術的快速更新。從討論三電系統到汽車智能化技術,觀眾幾乎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理解。作為汽車媒體人,我感到自己在對各車企的新知識和新技術的了解和學習速度方面好像回到了中學時期。
例如,比亞迪在1月16日舉辦了2024年的夢想日,并發布了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的全新戰略——整車智能。他們提出了汽車智能不等于智艙智駕的觀點。換句話說,在比亞迪的整車智能戰略中,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很明顯,比亞迪終于要在2024年開始全力發展智能化,他們一直將注意力放在DM-i混動、e3.0平臺、CTB、易四方和云輦技術上。
比亞迪整車智能戰略的核心之一是全新的“璇璣架構”。根據廠家提供的信息,璇璣架構是整車智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采用了“智能化大腦+神經網絡”結構,通過智能化和電動化的高度融合,使車輛具備全面感知、集中思考、精準控制和協同執行的能力。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車機系統、云端AI+車端AI、車聯網+5G網+衛星網、傳感鏈+控制鏈+數據鏈+機械鏈等技術,將人工智能應用到座艙、智能駕駛、三電系統、懸掛、車身等軟硬件系統上。這些技術名詞對非專業人士可能有些難懂,我們需要實例來解釋。
以仰望U8為例,它獨特的技術在于以四個電機為基礎的易四方系統。在璇璣架構的支持下,它可以將原地轉圈和智能泊車功能結合起來。在任何停車場景下,它可以在沒有人工干預的情況下,自動旋轉車身對準停車位,實現一鍵進入停車位,甚至能夠精確停入離車位只剩一腳的距離。
事實上,去年廣州車展期間,比亞迪還發布了易四方概念車,并展示了在沒有剎車片和轉向系統的情況下,車輛仍然能夠自動剎車和轉向的技術。這也是他們整車智能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廠家稱,類似的人工智能和硬件融合已經有300多個場景具備了量產能力。
在狹窄道路上,我們過去認為仰望U8需要人工控制才能原地掉頭,或者需要人工控制脫困或讓路。但在有了璇璣架構之后,人工控制被人工智能控制所取代,并通過電機直接實現剎車和轉向。這種軟硬件結合的表現不僅需要類似四個電機這樣的硬件支持,還需要大量的數據和高算力的支持。
畢竟,控制四個電機的智能化要比一個或兩個電機難度要大很多。在比亞迪夢想日發布會上,我們再次看到了全景導航輔助駕駛,這之前比亞迪已經通過視頻發布過。[17905]
以比亞迪的騰勢N7為例,車主只需通過手機APP啟動車輛,它就會自動通過車庫閘機并在內部尋找停車位。在此過程中,車輛始終保持右側行駛,能夠自動禮讓行人和其他車輛。即使是位于斷頭路或墻角的停車位,車輛也能夠自動駛入,并且具備雙速泊車功能,泊車速度甚至超過人工駕駛。
當車主需要離開時,也可以通過手機喚醒車輛,并通過手機定位到車主所在位置,無需依賴地圖。
此外,比亞迪還推出了“手掌鑰匙”功能,通過記錄車主的掌紋,將手掌變成鑰匙。即使車主沒有攜帶實體或手機鑰匙,也能夠啟動車輛,并且這一功能具有高度安全性,難以偽造。
此外,N7還配備車載無人機系統。該系統由機庫、無人機、飛行電池、遙感模塊、遙控手柄和車載APP組成。在車輛靜止時,車主可以通過車載APP一鍵起飛。無人機起飛后會自動鎖定車輛并進行智能跟隨。無人機在飛行過程中能夠全向避障,更大跟車時速可達55km。
在執行無人機的拍攝任務時,點擊“一鍵大片”后,無人機會自動調整跟飛距離,并使用八向和環繞的運鏡方式進行復雜的拍攝任務。拍攝完成后,無人機會自動進行渲染,按預設風格生成完整片段。車主只需長按返倉鍵,即可召回無人機,整個過程無需手動干預,停機坪會自動收納無人機。機艙內有9個機構和9個電機,能根據無人機剩余電量自動更換電池。
我認為,這些功能不僅適合汽車博主,也適合旅行博主和喜歡旅行的人。無論是拍車還是拍風景,都非常方便。車載無人機庫和無人機應用是完全自主開發的,而手柄和無人機則來自大疆定制,能與整套系統完美配合。
通過2024年夢想日發布會,比亞迪展示了其智能化發展的決心,其中還有許多無法言語表達的新智能技術,如全新的天神之眼高等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雙速泊車、可語音控制的尾翼等。
抵押車交易網,讓更多人了解抵押車,讓更多人開上安全正規、手續齊全性價比高的抵押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