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動力電池領域的兩大領軍企業——寧德時代和比亞迪正積極梳理產品線資源,采取一系列降本措施,意圖將電芯成本降低至前所未有的0.3元/Wh水平。這一舉措的背后,是兩家巨頭對市場需求的敏銳洞察與應對激烈市場競爭的戰略抉擇。回顧過去一年間,方形磷酸鐵鋰電芯的價格從約0.8-0.9元/Wh迅速下降到0.6元/Wh左右,表明了技術進步與規模化生產帶來的成本優勢正在逐步顯現。
價格壓縮空間與電動車市場影響
造車新勢力零跑汽車副總裁曹力的觀點進一步佐證了電芯成本降低的趨勢,他認為動力電池的成本有望壓縮到0.32元/Wh的水平。更有業內人士透露,今年中旬市場上將出現一款專為20萬元以下純電動車設計的173Ah VDA磷酸鐵鋰電芯,其售價甚至低于0.4元/Wh,這無疑將進一步拉低入門級電動車的成本門檻。
電池成本與整車價格的關系
動力電池作為電動車的核心部件,其成本在整車上占據著四至五成的比例,因此每瓦時價格的細微變化都會顯著影響到電動車的整體售價。舉例來說,若單瓦時成本能夠下降0.1元,則搭載60kWh電池組的電動車制造成本理論上可以節省6000元。這意味著,隨著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等企業在電芯成本上取得突破性進展,電動汽車的價格戰可能將從單純的車輛終端銷售擴展至產業鏈上游的動力電池領域。
如果動力電池廠商能夠成功實現0.3元/Wh的低成本目標,并且這種成本優勢能夠順利傳導至下游的整車制造商,那么無疑將迎來電動車市場的全新篇章。消費者有望購買到性價比更高的電動汽車,從而加速新能源汽車的普及進程,推動整個行業的快速發展。然而,除了成本因素外,電動車能否真正進入低價時代,還需考慮供應鏈穩定性、政策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完善程度等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但無論如何,動力電池成本的大幅降低無疑是開啟電車低價時代的關鍵一環。
關注“抵押車交易網”搶先掌握抵押車第一手車源,了解正規抵押車,開的舒心,用的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