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左前方立柱盲區
前方立柱盲區是大部分車輛都存在的問題,設計者為確保車頂有足夠強度而留下的。而一些車除前方立柱外,甚至還有碩大的后視鏡,造成了更大的盲區。對于上述情況,司機在上車后首先要調整好座椅位置,盡量保證左邊視線的開闊。

車輛在泊車時,由于兩邊緊挨著其他車,有的車后窗貼上太陽膜透視性差,座位較高,后視盲區大,在停車或倒車時常常在泊車時造成事故,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泊車時可請其他人指揮協助停車。
3、后視盲區
后視鏡并不能完全地收集到車身周圍的全部信息,因為后視鏡的視覺區之間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盲區,右邊的后視鏡盲區很多人都知道,左側后視鏡的盲區似乎很少有人提起。當車輛需要變線或者拐彎時,需提前打轉向燈保證安全,由于當時車身與車道形成一個角度,左后視鏡的視野也相應偏轉了一個角度,剛好看不到較近的最內側車道情況,所以每次大角度并線時總要轉頭仔仔細細看上一眼,慢速偏轉,也可以選擇在車內后視鏡上加裝一塊大視野的輔助鏡,這些方法都能盡量減少盲區的出現。
4. 人為盲區
人為盲區是由于駕駛者因為缺乏相關常識而人為造成了視線的盲區,比如遮陽膜或放置較大的物品而擋住視線,這種情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另外,不要在車內放置較大的物品而擋住視線。
5、固定物體盲區
在行人、自行車與汽車混行的區域,尤其是街道轉角、巷口、小區和里弄出口、立交橋樁后面等盲區,隨時會出現行人、自行車或其他汽車,如果缺乏防范,即使車速不快,也會給行人或騎車人造成嚴重傷害。
6、移動物體盲區
比如公交車剛駛離站臺,由于公交車遮擋住的盲區,很多乘客下車后往往會強行穿過公交車頭到馬路對面,其它車輛在超越或前行時就造成了事故的隱患。
7. 燈光盲區
絕大多數汽車的前燈都是隨車頭同步轉動的,如果車速過快,當燈光照射到的時候車就可能撞到路邊的物體或行人了,在連續彎道的地帶,這種危險更大。行駛中由于對向行駛車輛燈光太亮而造成的視線盲區,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對于這種情況,作為駕駛員要首先放慢車速,留神有車輛或行人突然出現,等上述情況排除后,再加速行駛是最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