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汽車都會有保質期,在一定期限內,4s店會承擔保修的費用以及責任。但是一般保修期限為3年或是10萬公里,超過期限之后,用戶需要自費進行修理以及保養等等。那么汽車脫保后保養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汽車脫保之后,定期檢查以及保養是非常重要的,這樣一旦汽車出現故障或是問題,就可以及時的進行解決。主要包括以下項目:
1、更換油液
油液主要包括防凍液、潤滑油以及變速箱油等等,防凍液在冬季的作用非常大,有效保障發動機等部件的正常工作。而變速箱建議按照汽車保養手冊上面來執行,一般規定4萬公里、6萬公里、8萬公里以及10萬公里進行更換。
2、輪胎、皮帶檢查
輪胎以及皮帶檢查也是非常重要的檢查項目,輪胎檢查建議每月檢查一次,包括輪胎的磨損程度、胎壓等等,一旦出現損壞嚴重的情況,應該及時進行更換。皮帶則建議半年檢查一次,主要是防止皮帶損壞或是過松以及過緊的情況發生。
3、底盤
汽車底盤檢查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就是是否出現漏油的情況,一旦出現漏油說明發動機或是其他部件可能會存在一定的隱患,需要及時的解決。另外就是對制動系統進行詳細的檢查,制動系統直接決定汽車行駛安全,若是制動性能不能得到保障,將會大大影響行車安全。
汽車制動系統是保養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塊,主要如下:
1、剎車片、剎車盤
剎車片和剎車盤都是配套更換的,一旦磨損超過規定標準,一定要及時進行更換,否則將會帶來非常大的安全隱患。
2、剎車油
剎車油也就是制動液,主要作用是保障制動效果以及性能,而且長時間不更換,會具有一定的腐蝕作用,從而腐蝕制動系統,給行車安全造成影響。一般情況下,建議制動液1年更換一次,保障制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