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抵押車交易市場蓬勃發展,因車輛信息不透明、交易流程不規范引發的糾紛也頻頻出現。為幫助消費者規避風險、減少糾紛,湖北法院結合近期收到的因買賣抵押車發生糾紛的典型案例,梳理抵押車交易中的關鍵風險點,提醒廣大群眾“避坑”指南。
馬某通過中間人姚某向林某購買了一輛抵押車。姚某向馬某提供了一份由林某出具的《抵押車合同》,然而車輛交易后,在車輛年檢時,馬某被告知行駛證與車輛信息不符,車架號經過打磨篡改,更讓人震驚的是,這輛車竟然是一輛被dao車輛。面對這一突發情況,馬某要求姚某退還車款。法院最終判決解除馬某與姚某的車輛買賣合同,由姚某返還購車款。這個案例揭示了在抵押車交易中常見的幾大“貓膩”,這些問題可能導致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遭受重大損失。
抵押車交易中的常見陷阱
1、車輛來源不明:一些不正規抵押車的來源模糊不清,可能是非F抵押或者被dao車輛。賣家隱瞞車輛情況。購買者若未充分核實車輛來源,一旦發現車輛存在問題,往往難以追溯責任或追回損失。
2、車輛信息不符:抵押車的行駛證、車架號、發動機號等信息可能與實際車輛不符。有些不法分子會通過篡改車架號、偽造車輛證件等方式來隱藏車輛的真實情況。一旦車輛年檢發現這些問題,買方將面臨極大的風險。
3、手續存在問題:有些不正規車輛存在手續不全的情況,購買后無法保障合法使用權益。
4、購買渠道不正規:一些非正規渠道的抵押車交易,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很多消費者通過非正規途徑購買抵押車,容易遭遇虛假宣傳、手續不全等問題,造成權益損失。
避坑指南:交易“五步走”保障安全
第一步選擇正規平臺:選擇信譽良好的抵押車交易平臺,避免通過不熟悉的私人渠道進行交易。
第二步全面核實信息:在交易前,核實車輛的所有信息,包括行駛證、車架號、發動機號、歷史事故等。
第三步嚴格核查手續:確保抵押車合同、行駛證、原車主身份證復印件齊全。
第四步詳細檢查車況:對車輛進行全面的檢查,包括外觀、發動機、底盤、內飾等各個部位,確保沒有隱藏的故障或事故痕跡。
第五步手續證件保存:交易完成后,保留所有相關的合同、手續,可以保障我們合法使用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