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車齡對于汽車性能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而汽車部件的更換跟車齡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那么應該如何根據車齡來更換汽車部件呢?
一、車齡分類
其實根據車齡可以大致區分一下汽車,分別為青年車(0-4年)、中年車(4-7年)以及老年車(7-10年)。不同車齡的汽車保養方式以及部件都是不同的,這樣不僅可以節約成本,而且還能保障汽車性能。
推薦閱讀:手動變速器如何保養
二、青年車
青年車由于車齡比較短,因此性能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問題,只要注意最基本的保養即可,主要包括更換機油、檢查轉向裝置、檢查更換剎車皮、更換四濾等。四濾主要包括機油、空氣、空調和汽油濾清器,一般建議在行駛在1萬公里的時候進行更換。
三、中年車
中年車由于駕駛了比較長的時間,因此需要著重的保養。例如很多零件肯定會有松動的情況與現象,這時候主要要保養以下幾個部件:
1、正時系統
正時系統是發動機傳動的核心部件,包含了正時皮帶以及相關的輪系。通常車輛在行駛了7萬到10萬公里的時候,需要更換下正時系統,保證發動機性能。
2、橡膠管
在汽車車齡達到中年車時,橡膠管經常會出現問題,因此需要仔細檢查并且更換。
四、老年車
很多用戶對于老年車的保養都比較忽視,主要是認為老年車不具有保養的價值,其實這種觀點并不正確,在我國,一般汽車使用10年之后基本上就要申請報廢,而很多車輛在使用7年左右就淘汰,這就大大造成了資源的浪費。老年車的保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水箱:7年,10-12萬公里
2、檢查自動變速箱,電子節氣門更換,三元催化器更換:7年,10萬公里
3、離合器總成:包含了離合器壓盤,離合器從動盤和分離軸承。12-15萬公里需要更換。
車齡是影響汽車性能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根據不同的車齡合理的保養各個部件,將會使汽車使用壽命大大增加以及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