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內人士表示,出租車在經營過程中形成了實利階層,一線司機不掙錢,掙錢的是出租車公司和個人戶擁有者,有的地方一張戶在私下轉讓時竟然賣到100多萬,當然這部分收入并未被地方政府收取,地方政府卻背負罵名并且要給司機燃油補貼。上海出租汽車暨租賃汽車行業協會秘書長石景明表示,上海市政府沒有從出租車戶上收錢,只要企業達到一定條件就發戶鼎盛時上海有五六百家出 租車公司,通過兼并、收購,到現在只有110家左右。
多名司機向記者抱怨出租車公司坐享壟斷利益。“每天一睜眼,就欠公司200塊錢的‘份子錢’。一天跑300多公里,是極限了,一個月也就五六千塊錢,每天收入里面‘份子錢’、油錢、個人所 得各占三分之一。”當前出租車司機的勞動和收入不平衡,有專家直言,“份子錢”每月收800元就行了,因為出租車公司實際上發揮的是行業協會的作用。
行業內對放開數量管控也存在不同聲音。北京某出租車公司負責人表示,北京出租車行業的利潤是每年5個億,目前出租車行業面臨生存壓力,我們有7100輛車,占行業11%,目前出租車數量不少,北京出租車沒到增加條件。除了不增加戶,出租車運價數年不調整也被認為是行業怪象。
中國出租車協會副會長、上海大眾交通董事長楊國平認為,運價不調整,尤其不能隨著高峰、低谷波動,造成司機在高峰期不出車、“歇窩”,進一步加劇了打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