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不久前,某位消費者通過朋友圈購買了一輛價格僅為抵押車市場價七成的抵押車,三個月后卻被人強行開走,頓時損失數萬元。這類事件引發了大量關注,也讓“抵押車是否靠譜”再次成為熱議焦點。那么,這種情況到底是怎么發生的?如何規避類似風險?抵押車到底值不值得買?
李先生通過朋友介紹,在朋友圈看到一輛2018年的保時捷卡宴,僅售10萬元,比市面上便宜了將近30%。對方稱這是一輛“債權轉讓”車,車輛有手續、可以正常年檢使用,但無法過戶。抱著“撿漏”心理,李先生全款買下。
三個月后,一個陌生男子在停車場使用原車鑰匙強行將車開走,理由是“車輛屬于自己,被非F出售”。李先生報案后才得知,這輛車不是原車主抵押,是屬于非F抵押情況。案件仍在調查中,李先生也面臨車輛和金錢兩空的風險。
這類“強行開走”事件的根源是什么?
1、交易渠道不正規
社交平臺或朋友圈私下交易,無第三方保障平臺,無專業審核機制,買家難以辨別車源是否合法。
2、不是原車主抵押
正規的抵押車交易,需要有原車主親筆簽字畫押的抵押車合同,行駛證以及身份證復印件,確保是原車主親自抵押,而非夫妻車、父子車、兄弟車等不正規抵押。
如何正確購買抵押車?這些要點要牢記!
1、選擇正規平臺或實體公司
比如“抵押車交易網”這類專注于抵押車交易的平臺,會提供詳細的車輛信息還會幫忙落實車輛車況以及手續。
2、查驗車輛狀態
核實車輛是否存在鎖定、dao搶、走S、tao牌情況。
3、確保手續齊全,保留證據
無論是抵押車合同、行駛證、原車主身份證復印件、交易憑證,都要完整保存,以保障自身合法權益。
4、警惕價格“過低”的陷阱
市場價明顯偏低的抵押車,大概率存在問題。不要被低價迷惑,理性判斷價值與風險的平衡。
抵押車的確因價格優勢和車況新成為許多購車者的優選,尤其對于預算有限或短期用車人群而言,是非常具性價比的選擇。只要遵循“渠道正規、手續齊全、信息透明、價格合理”的原則,抵押車交易是完全可控的,且越來越多購車者已經通過正規渠道安全購入,正常使用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