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幾萬買臺抵押車,性價比超高,誰知早晨一看,車不見了!”近日,青島市民李先生的一段控訴在網上引發熱議。據了解,他花不到6萬元從直播間購入一輛外觀成色上佳的抵押車,本以為撿了個“寶”,卻沒想到車停在家門口,一夜之間不翼而飛。
事件發生后,李先生緊急報案并聯系賣家,賣家也聯系不上,車輛被債權方通過正規手續拖車“頂債”,依據的是對方有合法抵押車合同。而警方讓李先生拿出合同手續,卻確沒有手續可以證明車輛有合法使用權,僅有交易資金憑證,除此之外什么也沒有,就連賣家也聯系不上了。這場“風波”給李先生帶來了極大困擾。
抵押車是指車輛所有權人將車輛作為債務擔保,在債務未清償期間,將車輛抵押給金融機構、典當行或者是個人,由于未能按時進行還款才被出售。抵押車手續齊全,可正常上路,但因仍處于抵押狀態,不具備過戶資格。
在傳統觀念中,“抵押車等于風險車”,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近年來,隨著抵押車交易市場的規范化、平臺中介的專業化,抵押車的安全性非常高,且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接受這一類型的高性價比車輛。
青島案例的背后并不是抵押車的問題,而是購車流程不規范,李先生的案例并非個例,而更多是個人購車流程不清晰、缺乏法律意識導致的誤解和損失。事實上,如果他通過正規抵押車交易平臺購買,并確保以下流程到位,車“被拖走”根本不可能發生:
1、車輛手續齊全:比如抵押車合同、行駛證、原車主身份證復印件,明確車輛使用權歸屬;
2、詳細了解抵押車信息:包括是否鎖定、是否有大型違章未處理、是否有事故等;
3、選擇正規、有資質的第三方平臺:如“抵押車交易網”等,提供正規的抵押車來源,以及詳細車輛信息,還有專人對接,專業服務保障購車安全。
簡而言之,抵押車不是“坑”,而是不懂行的人,容易掉“坑”。李先生的經歷提醒了廣大消費者買抵押車前提是你得懂規則、選對平臺、確保手續齊全。
抵押車市場潛力巨大,在合理合規的框架下,它完全可以為買家省下大筆資金,同時享受高質量用車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