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保養大家都知道它的重要性,但是很多車主往往過分重視汽車保養,從而在很短的期限內就多次保養,這樣會大大增加保養成本。而也有一部分的用戶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才進行保養,這樣就會大大影響汽車的性能。那么如何正確的制定汽車保養周期呢?
1、空氣濾清器
如果車主能夠經常清洗的話,那么一般情況下在行駛公里數達到4萬公里時需要更換,若是車主不經常清洗的話,那么2萬公里可能就需要更換。所以車主需要自己定期進行清洗,以延長使用壽命。
2、汽油濾清器
汽油濾清器一般壽命在2萬公里左右,然后就需要進行更換。
3、輪胎
輪胎的保養周期不好確定,畢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比較大,例如車主的駕駛方式、輪胎的質量等等,所以小編建議一般一年檢查一次,若是出現有明顯劃痕或者是損壞的情況,那么應該及時更換。
4、剎車片
剎車片一般在行駛6萬公里(視駕駛習慣和路況有所增減)后更換,剎車片直接決定汽車的剎車性能,因此一定要足夠重視。
推薦閱讀:抵押車怎么估價?
二、日常保養以上簡單介紹了各部件的使用壽命,下面簡單介紹有關日常保養的主要內容。
1、啟動汽車后,檢查各報警燈和指示燈的點亮情況,起動發動機查看各報警燈是否正常熄滅,指示燈是否還在點亮。
2、檢查胎壓并且清除輪胎上的雜物,胎壓過高或是過低對于行車也是會有一定的影響,胎壓過高會有爆胎的危險,胎壓過低會大大影響鋼圈的使用壽命。
3、檢查是否存在漏油的情況,一旦出現潤滑油或是機油燃油等泄露的情況,將會大大增加行車 危險。
汽車保養周期的制定由很多的因素決定,以上只是相關建議,車主還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衡量,從而選擇最為合適的保養周期,以最低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