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車往往更能得到很好的保護,車主對新車的保養頻率很高,可隨著車齡的增長,部分車主就對車輛保養越來越不重視。但事實上,汽車的保養頻率,應與車齡成正比,也就是說車子使用時間越長、保養應該越頻繁。
2、方向盤打到底
駕駛過程中,很多車主有把方向盤打到底的習慣,其實這個習慣是很傷車的。這是因為這樣做會加大轉向系統的球頭、連桿磨損。同時對助力轉向的車來說,當方向盤打死后助力泵的輸出給轉向機的液流量最大,使助力系統內部油壓和油溫升高,從而對助力系統造成損壞。
3、猛踩剎車
很多車主有猛踩剎車的開車方式,這樣的做法對車輛是有害的,車主經常猛踩剎車,會極大縮短剎車片的壽命。有的車可以4萬公里更換剎車片,有些車1萬公里就要更換了。而鼓式剎車如果經常猛踩剎車,也容易導致剎車過熱失效,影響安全,車主應該以點剎為主。
4、遇坑提速
不少車主喜歡開快車,哪怕遇到坑洼不平的道路也要加速行駛過去。但是這種行為習慣,不僅容易影響車輪D位系統,導致車輛跑偏,更會影響車輛懸掛,甚至殃及發動機。
5、馬路牙子隨意上下
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70%的輪胎損壞緣于汽車上下馬路牙子。尤其是側著擠上馬路牙子,很容易導致輪胎破裂。上馬路牙子這樣的停車方式,會使輪胎汽壓長時間不均衡和造成輪胎鼓包。
6、無視汽油報警繼續行駛
我們知道,如果在行車過程中油箱警示燈亮了,則代表著油箱里的油已經所剩無幾了。但憑借著余下的燃油,一般的車輛都還可以行駛幾十公里。但如果汽油數量缺失過多,在行駛狀態下,汽油泵不能得到正確潤滑和降溫,很容易造成泵體損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