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保養對于廣大車主來說非常熟悉,但是很多用戶并不知道汽車在行駛多少公里之后保養才是最合適的。如果行駛公里數較長,那么可能起不到最好的保養效果,若是行駛公里數較短,那么將會大大增加保養的成本。
汽車出廠時,廠家都會提供汽車保養手冊,用戶可以根據手冊進行參考,例如發動機,一般建議在行駛5000公里之后進行保養,如果是進口發動機,那么則在行駛10000公里后進行保養。而且保養通常又分為大保養以及小保養,這二者也是有一定的區別,保養周期也是有很大的區別。
推薦閱讀:汽車保養有哪些誤區?
二、汽車行駛多少公里保養一般在國內,都會建議車主在汽車行駛5000公里左右進行一次小保養,主要是由于國內道路環境因素等,容易造成高油耗以及部件損壞的現象。
在車輛行駛30000公里時,建議做一次大保養,對于機油機濾、空氣濾芯、汽油濾芯以及火花塞等進行更換,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汽車的性能。
當然影響汽車保養周期的因素比較多,以上也只是廠家的一些建議。另外還要根據具體的車況進行分析,另外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車主的駕駛習慣以及日常保養等等,如果日常保養做的比較好,那么保養周期也可以適當的延長,這樣不僅能夠降低保養成本,而且還能充分的保障汽車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