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面均勻磨損
解決辦法:千萬不要自行制造輪胎花紋。如果磨損已達輪胎花紋的標準深度(通常為1.6毫米寬度大于175毫米的輪胎則為2毫米)、就要更換。當然、磨損程度會有差別。但須知。同一根車軸上不同輪胎的磨損差別不得超過5毫米。
2、外側邊緣磨損
問題:如果順行駛方向觀察,在輪胎的外側邊緣有較大的磨損,說明輪胎經常處于充氣不足的狀態,即壓力不夠。解決辦法:多檢查幾次輪胎壓力。可能的話,按“高速公路”標準充氣——即比正常標準再多加3萬帕。再者,一般人以為,既然輪胎充氣不足有利于雪地和沙地行駛、在潮濕地面上也可如此。須知,充氣不足的輪胎非常不利于雨天行駛,抓地性會明顯減弱。
3、凸狀及波紋狀磨損
問題:假如發現輪胎著地部分的兩側呈凸狀磨損,而且輪胎周邊也呈波紋狀磨損,說明車的減震器、軸承及球形聯軸節等部件磨損較為嚴重。解決辦法:由于更換新輪胎費用較高、所以建議您在更換輪胎前.先檢查懸掛系統的磨損情況、更換磨損部件。否則,即使更換輪胎也無濟于事。
4、輪胎“內傷”
問題:車輛與硬物發生沖撞后(例如撞在便道邊沿上)或在癟胎狀態下行駛后,輪胎的橡膠層會有嚴重劃痕,影響密封程度。解決辦法在此情況下。輪胎會漏氣、破裂。如創面較小、當然可以修補、以應不時之需、但若想長途行駛則必須立即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