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光觸媒”這個詞,小編覺得買過新車的車主都不會感到陌生。很多4S店或汽車美容機構都會推薦該項目,它可以降低車內污染。但關于光觸媒是否有用也成為車主們熱切討論的重點,以下抵押車小編就用數據給大家驗證吧!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光觸媒吧。 據小編了解,光觸媒也叫光催化劑,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鈦,它在吸收太陽光或紫外線后,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表面形成強氧化性的氫氧自由基和超氧陰離子自由基,把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及微生物分解成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從而達到凈化空氣、殺菌等目的。
我們用福特翼搏/福特福克斯這兩輛車來做個試驗,兩車均未做過任何裝飾,也未作光觸媒。
我們分別在進行光觸媒前后兩次采集車內污染物數據,每次測試數據前兩車停放時間均為10小時左右。
采樣環境:大廈地庫,溫度相對恒定。
第一次采樣
我們提前10個小時將兩臺測試車輛停入大廈地庫中,關閉車窗并停止使用。工作人員使用專業儀器進行第一次采樣,采樣時間20分鐘,檢測數據在3天后傳回。
經過第一次的數據采樣后,工作人員將車開進操作車間,先用塑料膜對車內各個區域進行遮擋,其中包括對中控臺、座椅、玻璃、門板等都被塑料膜進行了遮擋。
很多車主會問為什么要將內飾完全蓋住呢?那是因為,光觸媒會加速氧化,分解有害物質,操作的同時光觸媒對于內飾材料也有加速氧化,加速老化的作用。
將內飾完全蓋住后施工就可以開始了,先將專用的光觸媒液體裝進噴槍內,工作人員手持噴槍,分別打開4個車門向車內噴射霧狀物,包括后備廂等區域都要進行噴射,完畢后關閉車窗進行反應。施工結束后車輛最好停放在日光下照射半小時左右,若沒有條件完成,停在燈光下也可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