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已經取得了駕照并上路了,但是所學的基礎知識并不足以應對日常駕駛中的各種情況。在真實駕駛情境中,我們積累并總結了許多實用的駕駛技巧。有經驗的老司機在駕駛時游刃有余,對于新手來說,向他們學習和請教是明智的選擇。
下面我將與大家分享六個終身受益的駕駛技巧,覺得有用的可以先收藏起來,以便慢慢消化。
首先,在晚上開車時,記住一句口訣:“走灰不走白,見黑停下來”。簡單來說,晚上行車時,如果車燈照在普通路面上,路面會呈現灰色,這時可以正常行駛。但如果車燈照在有積水的路面上,會呈現白色光線,更好避開。如果看到黑色區域,可能是車燈照不到的大坑,應減速慢行,確保安全后再通過。
其次,在遇到堵車或者紅綠燈時,記得與前車保持適當的車距。對于一般家用小轎車來說,當你看不到前車的后輪胎時,車距大概在2米左右,這樣即使前方車輛發生故障,你也能迅速變道避開。
再來說說窄路會車的情況,你可以盯著前擋風玻璃的左下角和右下角。當左下角和右下角都能完全看到旁邊車輛的大燈時,說明你的車距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通過。
第四點,無論是在普通道路還是高速公路上,都要記住“讓速不讓道”。如果前方有車輛插隊,正確的做法是減速讓其進來,而不是變道避讓。否則,如果你因為變道與旁邊車輛發生刮擦,你將承擔全部責任,而插隊的車輛卻無需負責。
第五個技巧是在轉彎時判斷是否能避開障礙物。這時,你可以通過觀察后視鏡來判斷。如果后視鏡已經過了障礙物,通過觀察后視鏡中的車況,你就能掌握車輛的行駛狀態。等后視鏡過了障礙物后再打方向盤,就能順利通過。如果車輛與障礙物非常接近,你可以用自己的肩膀或者車輛的B柱作為參考,等參考物過了再打方向盤,就能避免刮擦。
剎車有頓挫感是什么原因
剎車是車輛安全行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性能的穩定和有效直接影響到行車安全。然而,在日常駕駛中,一些車主可能會遇到剎車時出現頓挫感的情況。這種頓挫感不僅影響駕駛舒適性,也可能預示著車輛存在某些問題。以下是對剎車頓挫感可能原因的詳細分析。
1. 剎車片磨損不均:
剎車片是剎車系統中的關鍵部件,長期使用后可能會出現磨損不均的現象。當一側剎車片磨損程度大于另一側時,剎車時就會產生不平衡的制動力,導致車輛在減速過程中出現頓挫感。
2. 剎車盤變形或磨損:
剎車盤在高溫和高壓力下工作,長時間使用后可能會出現變形或者磨損不均的情況。這會影響剎車盤與剎車片的接觸面,使得剎車過程中的阻力不穩定,從而產生頓挫感。
3. 剎車液問題:
剎車液是傳遞剎車力的關鍵介質,如果剎車液質量不佳、含水量過高或者油液中有空氣進入,都可能導致剎車力的傳遞不順暢,產生剎車頓挫感。
4. ABS系統故障:
現代汽車大多配備了ABS(防抱死制動系統)以提高行車安全性。如果ABS系統的傳感器、控制器或者執行器出現故障,可能會導致剎車力的調節出現問題,從而產生剎車頓挫感。
5. 剎車助力系統故障:
剎車助力系統能夠幫助駕駛員輕松地踩下剎車踏板。如果該系統出現故障,例如真空泵失效或者助力器漏氣,會導致剎車踏板力度不均,從而引發剎車頓挫感。
6. 輪胎問題:
輪胎的狀態也會影響到剎車效果。輪胎磨損不均、氣壓不足或者輪胎質量問題都可能導致車輛在剎車時產生不穩定的制動力,從而產生頓挫感。
最后,在雨天行駛時,如果沒有影響到其他車輛,每隔一段時間輕輕踩一下剎車,這樣可以刮掉剎車盤上的水,防止在緊急情況下因為剎車盤上有水而增加剎車距離。這個技巧很多老司機都不知道,可以學習一下,但也不要頻繁使用,以免讓其他駕駛員誤解你遇到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