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CVT變速箱,也稱為無級變速箱。該變速箱的目標是提高車輛的駕駛舒適性和燃油經濟性能。它的構造相對簡單,主要由兩個錐輪和一條鋼帶或鏈條組成。通過液壓控制錐輪的直徑,可以實現任意傳動比。與自動變速箱(AT)和雙離合變速箱(DCT)相比,CVT在扭矩輸出和加速過程中非常平順,沒有明顯的換擋感,因為它沒有固定的擋位。然而,一些人認為CVT不夠高等,因為它的扭矩容量小,不適合大排量發動機,而且傳動鋼帶容易打滑,不適合激烈駕駛。此外,CVT的冷熱保護功能也限制了其工作效率。
如今,市場上的許多車型開始選擇雙離合或自動變速箱,甚至一些日本品牌如豐田和本田的一些車型也采用了8AT或9AT變速箱。例如,凱美瑞和亞洲龍采用了8AT,本田URV和冠道則配備了9AT。
CVT的更大挑戰之一是扭矩容量的問題。與此相比,自動變速箱和雙離合變速箱通過齒輪傳動可以承受更大的扭矩,盡管可能無法提供完全平順的換擋體驗。由于制造工藝和材料的限制,使用鋼帶或鏈條傳動的CVT的扭矩承受能力有限。目前,大多數CVT的扭矩容量在200牛米左右,更大也不超過300牛米,因此通常只適用于2.0升及以下的發動機。
CVT在工作時,主動錐輪通過壓迫鋼帶的側面產生靜摩擦力,并利用推片材料的硬度產生推力來進行變速和放大扭矩。鏈條式CVT則是通過錐輪壓緊產生向內拉力來實現相同的目的。然而,在激烈駕駛或頻繁急加速時,無論是推力還是拉力,都可能出現打滑現象。幸運的是,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的CVT很少出現打滑問題,這得益于鋼帶技術的升級和在調校時加入的限制措施。
另外,CVT的冷保護機制也是一個問題,尤其是在寒冷地區。低溫下,變速箱油的流動性會降低,可能導致錐輪和鋼帶之間得不到足夠的潤滑保護。因此,為了防止CVT在低溫狀態下因為大扭矩輸入而受損,就有了冷保護機制。在冷保護階段,即使急踩油門,轉速會上升,但車速不會提高,只有當CVT達到適宜的工作溫度后,才會解除冷保護限制。一般來說,幾分鐘內就可以解除,但有些日系車型的冷保護時間較長,常常受到用戶的抱怨和投訴。
雖然我們提到了CVT的一些缺點,但不可否認,它是非常適合家用的自動變速箱。CVT的平順性能非常出色,駕駛體驗舒適,燃油經濟性能也非常優秀,可以說是所有變速箱中更省油的。它的耐久性介于自動變速箱和雙離合變速箱之間,制造成本和研發難度相對較低。因此,如果您對動力性能沒有特別高要求,平時駕駛風格較溫和,那么CVT可能更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