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的發布會持續了3個小時,始終強調了自主技術。綜合來看,盡管小米SU7在3個方面表現令人贊賞,但網友指出的問題更多。盡管發言人一直強調技術,但網友們早就揭示了整車自主技術的來源。對此,網友們都心知肚明。
首先,雷軍的大膽宣言令人嘆服。
雷軍表示小米的目標是在15-20年內成為全球前五的汽車制造商。這句話可能只有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才有人敢說。換句話說,企業領導人應該有夢想和目標,至于能否實現,其實并不重要。
其次,在整個發布會上談論技術并進行與競爭對手的比較,就像小米手機的性能對比一樣。
從架構上看,小米采用了自主研發的"摩德納"架構。雷軍介紹了小米的電機、小米CTB車身一體化技術、小米9100t大壓鑄、智能駕駛技術和智能座艙這五項核心技術。
第三,雷軍在汽車制造過程中的親身參與令人贊嘆,可見他是一位真正的"技術男"。
發布會一開始就介紹了電機技術,小米共同研發了V6、V6s、V8s三款電機,并采用了雙向全油冷散熱、S型立體油路設計等多項創新技術。
通俗地說,小米將電機命名為V6、V8s,意味著其性能可以媲美傳統的V6、V8發動機。其中,雷軍明確表示要與保時捷Taycan Turbo相媲美。但說實話,將電機與內燃發動機進行技術上的比較并不合適,這種比較與雷軍所強調的"尊重技術"有些矛盾。
通過查看小米自研電機的動力參數,我們可以了解以下技術細節:
V6/V6s的動力參數:電機的更大功率為374PS,更大扭矩為500N·m,更大轉速為21000轉/分鐘,單電機版本的0-100加速時間為5.28秒,雙電機版本為2.78秒,更高車速可達265千米/小時。
從動力參數來看,小米的電機表現確實不錯,比很多競爭對手的車型更具優勢。但不能說是"遙遙領先",之前,寶馬自主研發的勵磁同步電機和特斯拉的永磁同步電機,其更大扭矩均超過430N·m,更大功率與小米的V6相當。當然,如果考慮到V6s的裝備,小米確實有一些優勢。
不可否認,小米的電機技術參數很出色。但從雷軍的解說中可以看出,他一直強調電機的轉速,強調目前裝備的V6電機更高轉速可達到21000轉/分鐘,而預計到2025年裝備的V8s電機的轉速將達到27200轉/分鐘。甚至還提到了實驗室中的電機,聲稱能夠達到35000轉/分鐘。
電動汽車的動力性能標準不僅僅取決于電機轉速,還有其他因素,比如電機的綜合效率、能耗、磨損耐久和穩定性。然而,在這些因素中似乎沒有提及。
與此相比,特斯拉采用了交流異步電機,提供了高性能車輛所需的動力。同樣是雙電機,特斯拉的零到一百公里加速只需要2.8秒。
雖然加速性能的改進即使是0.1秒也是一個很大的進展,但見到小米汽車的2.78秒加速時間,似乎特意為了超過特斯拉。
第二個技術問題是電池技術。小米汽車選擇與寧德時代合作,采購他們的麒麟電池,而不是自主研發電池。這與許多新能源汽車公司的做法相似,他們采購動力電池電芯,然后進行改包和開發一些電池管理技術。
這本來沒有什么特別的,但雷總提到了電芯倒置技術。這是寧德時代麒麟電池本身就具備的技術,只是不確定是否與小米共同研發。但是聽了雷總的解說后,很多人會認為這是小米自己的技術。
第三個技術問題是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簡單來說,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體積較大,通常安裝在底盤上。但是這會占用很大的空間。一些汽車公司提出的解決方法是將電池與車身結構合二為一,從而盡可能留出更多的底盤空間。
當然,小米不是第一家發布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的汽車公司。早在今年5月,比亞迪就發布了類似的技術。細節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思路相似。
第四個技術問題是智能駕駛技術。目前主要有兩種技術路線。一種是特斯拉等公司采用的純視覺路線,只依靠攝像頭收集路況信息。另一種是視覺+各種雷達硬件設備的路線,這也是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流行的技術路線。
似乎硬件的裝配是技術的關鍵。例如,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等硬件設備越多,再加上處理器、處理能力和算法等計算能力因素,也就是算法。
小米汽車當然也不會落后。目前他們的配置幾乎可以算是豪華,包括1-3顆激光雷達、3顆毫米波雷達、11個攝像頭和12個超聲波雷達。[17320]
小米汽車采用了英偉達orinx芯片,單顆算力為254TOPS,為了增加算力,采用了雙芯片配置,使得算力達到508TOPS。小鵬汽車與小米的配置相同。華為mdc810芯片整體算力為400TOPS,使用雙芯片配置后,算力將進一步提升。
除了硬件方面,軟件和算法的路測還需要進一步的發展,尤其是對于需要大量道路數據的視覺方案。小米汽車的智駕技術需要更多的發展。
第五項技術是自研的9100t大壓鑄技術。這項材料方面的壓鑄技術使得小米汽車在這方面比特斯拉進步了100噸,確實是一大突破。
整車安全性和智能座艙也是關鍵問題。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整車安全性越來越受到重視。小米汽車在被動安全、主動安全和隱私安全方面都有設計理念,令人佩服。
小米汽車的主要技術主要集中在電機技術和智能車機交互體驗方面,而在電池、車身、底盤和智駕等方面,還沒有達到同級別頭部車企的技術水平。
最后一個懸念是新車的售價。根據雷總的說法,動力電池的成本就超過了9.9萬。所以售價不可能低于14.9萬,可能會在19萬到22萬之間。大家對此有何看法?
安全抵押車不僅可以節省成本,還可以提高車輛的保值率,為方便出行提供了更多選擇,我推薦抵押車交易平臺了解更多抵押車買賣信息,海量車源、專業客服專業指導,讓你買到的抵押車更正規。